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芜湖、面向长三角,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了解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际、党和国家的经济管理方针、政策和法规,运用现代经济方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和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拓展能力,适应政府、地方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岗位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4项:
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爱岗敬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
培养目标2:具有扎实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等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际、党和国家的经济管理方针、政策和法规。
培养目标3:具备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和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拓展与渗透能力。
培养目标4: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社会责任感,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地方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等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和知识,掌握经济问题的分析技能和方法,具有处理相关经济问题的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知识和能力。
1. 素质要求
QU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QU 2.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QU 3.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
2. 知识要求
KN 1.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以及良好的经济学科基础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
KN 2. 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内涵;
KN 3. 具有基本的创新创业知识,以及较为系统地应用经济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
3. 能力要求
AB 1. 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与信息分享、知识表达与沟通协调能力;
AB 2. 具备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AB 3. 能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对国内外经济金融投资信息进行甄别和整理,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部门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对策建议。
三、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素质要求1  | √  | √  | ||
素质要求2  | √  | √  | ||
素质要求3  | √  | √  | ||
知识要求1  | √  | |||
知识要求2  | √  | √  | √  | |
知识要求3  | √  | √  | √  | |
能力要求1  | √  | √  | ||
能力要求2  | √  | |||
能力要求3  | √  | √  | 
注:“√”代表存在支撑关系
四、学制与毕业学分
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学生应至少修满160学分方可毕业。
五、授予学位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核心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原理等。
七、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1. 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第四学年  | 小计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课堂教学(含实验教学)  | 15  | 17  | 17  | 17  | 17  | 17  | 4  | 0  | 104  | 
考 试  | 2  | 2  | 2  | 2  | 2  | 2  | 2  | 0  | 14  | 
实践性教学环节  | 0  | 4  | 0  | 4  | 0  | 4  | 0  | 0  | 24  | 
专业实习见习  | 12  | ||||||||
毕业论文(设计)  | 16  | 16  | |||||||
军事课(含军事理论课和实践课 及入学教育)  | 2  | 2  | |||||||
其它活动课程(含机动)  | 2  | 2  | 2  | 8  | 14  | ||||
寒 暑 假  | 8  | 8  | 8  | 10  | 34  | ||||
合 计  | 52  | 52  | 52  | 52  | 208  | ||||
2. 经济学专业周学时计划分配表
学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通识教育  | 15+2周+(2)  | 15+(5)  | 9+(5)  | 7+(5)  | 1+(4)  | (4)  | (3)  | (3)  | 
学科基础教育  | 6  | 6  | 3  | /  | /  | /  | /  | /  | 
专业教育  | 5  | 7  | 9  | 9  | 13  | 10  | 4  | /  | 
实践教育  | /  | 4周  | /  | 4周  | /  | 4周  | 18周  | 16周  | 
小计  | 29+2周+(2)  | 28+4周+(5)  | 21+(5)  | 16+4周+(5)  | 14+(4)  | 10+4周+(4)  | 4+18周+(3)  | 16周+(3)  | 
3. 课程体系及学分分配表
模块  | 课程性质  | 课程名称  | 建议学时  | 学分  | 学分占比  | 
通识教育  | 必修  | 思想政治理论课  | 272  | 16  | 30.6%  | 
大学英语  | 204  | 12  | |||
大学体育  | 144  | 4  | |||
计算机基础  | 68  | 4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68  | 4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17  | 1  |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17  | 1  |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17  | 1  | |||
劳动教育课  | 34  | 2  | |||
安全教育课  | 34  | 2  | |||
军事训练  | 2周  | 2  | |||
选修  | 人文社科类课程  | 34  | 2  | 3.8%  | |
自然科学类课程  | 34  | 2  | |||
艺术类课程  | 34  | 2  | |||
小计  | 977+2周  | 55  | 34.4%  | ||
学科基础教育  | 必修  | 学科基础课程  | 243  | 15  | 9.4%  | 
小计  | 243  | 15  | 9.4%  | ||
专业教育  | 必修  | 专业必修课程  | 602  | 35  | 21.9%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程  | 323  | 18  | 11.2%  | |
小计  | 925  | 53  | 33.1%  | ||
实践教育  | 必修  | 实践性教学环节  | 12周  | 12  | 23.1%  | 
专业见习实习  | 12周  | 12  | |||
毕业论文(设计)  | 16周  | 8  | |||
参与学科核心竞赛、 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参与其他学科竞赛  | 3  | ||||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国梦”系列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月活动、各种公益服务类活动等  | 2  | ||||
小计  | 40周  | 37  | 23.1%  | ||
合计  | 2145+42周  | 160  | 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