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筑牢青年学生骨干信仰根基,提升其政治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我校于2025年上半年精心组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活动,全校两百余名学员参加培训学习。本次培训先后邀请了抗美援朝老兵程树林,自卫还击战老兵龙翔,党的二十大代表、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路丙辉,全国优秀辅导员李静,校长助理、校团委书记邵敏,校长助理、人事处处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铮,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平,学生处处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章敬峰,学校纪检办主任兼组织部副部长胡卫涛,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兼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方宝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想、李斐斐,校团委曹寅飞,优秀学生干部代表施贵安、洪倩,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邹昊男、王文静、王超进行交流分享。
聚焦政治认同,彰显青年担当
4月12日上午,邵敏在7号楼报告厅主讲第一讲“新时代共青团员的政治认同与青年担当”专题讲座。她指出,政治认同是青年成长的思想基石,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需深刻理解“党有号召,团有行动” 的政治逻辑。通过理论阐释与实践案例结合,邵敏系统讲解了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思想上坚定对党的信仰、从行动上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鼓励青年以“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为标准,争做新时代优秀入党积极分子。
深研全会精神,筑牢理想信念
4月12日上午,路丙辉在7号楼报告厅主讲第二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讲座,深入解读全会的历史背景、核心要义及战略部署。他以“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为脉络,剖析了全会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结合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举措,引导学员们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明确“坚定理想信念”需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实践锻炼为支撑,在学思践悟中筑牢入党动机,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立足干部职责,发挥模范作用
4月12日下午,施贵安和洪倩在7号楼报告厅主讲第三讲“学生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专题讲座。他们强调,学生干部是连接师生的桥梁纽带,需以“思想引领者、服务奉献者、行动示范者”为定位。他们从“思想上带头学理论、学习上带头创佳绩、工作上带头担责任、生活上带头树正气”四个维度,系统阐释了先锋模范作用的实践路径,要求学生干部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宗旨,在组织活动、化解矛盾、学风建设中锤炼能力,用实际行动带动校园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
解析发展流程,明确入党要求
4月12日下午,胡卫涛在7号楼报告厅主讲第四讲“党员发展程序”专题讲座。他详细梳理了从入党申请、积极分子培养、发展对象确定到预备党员接收、转正的全流程规范,重点强调了各阶段的政治标准与能力要求。他结合《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要求入党积极分子以“信仰坚定、能力突出、作风扎实”为目标,在理论学习中深化对党的认识,在志愿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以高标准、严要求争取早日入党。
学习党建思想,提升政治站位
4月13日下午,赵平在7号楼报告厅主讲第五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专题讲座。讲座中,赵平深入阐释了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等核心要义,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详细剖析意识形态的内涵与重要性,让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同时,他着重强调,学员们应当将党建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在学习过程中夯实理论基础,深入理解党的建设思想的精髓;在实践中严格对标对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推动自身在思想境界、能力素质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回顾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
4月13日下午,李斐斐在7号楼报告厅主讲第六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专题讲座。她带领学员回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通过重要事件、典型人物、历史文献的生动解读,展现了党在苦难中铸就辉煌、在探索中收获成功、在奋斗中开创未来的伟大实践。她强调,学习党史需把握“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引导学员从党史中汲取信仰力量、斗争智慧和为民情怀,以“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自觉,在新征程中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深植自信之根,破浪文化新潮
4月19日上午,李想在7号楼报告厅主讲第七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里的文化自信”专题讲座。她立足全会精神,不仅深刻剖析了文化自信对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性、实践性意义,更结合当前形势,深入探讨了科技创新赋能文化产业、推动二者深度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详细阐述了全会精神在文创产业中的生动实践与应用,为学员们注入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动能。
熔铸道德之魂,引领青年风尚
4月19日下午,赵平在7号楼报告厅主讲第八讲“共青团员道德领导力的培育”专题讲座。他从共青团员的先进性是组织生命力的源泉这一高度出发,系统阐释了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涵及其在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中的关键作用。他着重解析了“道德领导力”这一概念的深层含义,强调其在青年群体中的示范引领价值,并详细阐述了从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到品格塑造等多维度培养青年道德领导力的具体方法与路径,为学员们指明了提升方向。
胸怀国之大者,力行青春誓言
4月19日下午,方宝华在7号楼报告厅主讲第九讲“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践行青年使命担当”专题讲座。他聚焦全国两会的最新精神与部署,引导学员们深刻理解国家发展大局。他紧密联系青年实际,围绕“青春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的核心主题,深入探讨了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激励学员们将个人的青春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在强国伟业中书写精彩人生。
志愿星火燎原,青春知行共舞
4月22日晚,曹寅飞在7号楼报告厅主讲第十讲“青年与志愿服务的双向奔赴”专题讲座。他从志愿服务的基本概念切入,清晰界定了“志愿者”与“青年志愿者”的内涵与特质,详细解答了“如何有效开展志愿服务”这一实践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并热情呼吁广大学子走出校园,积极投身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
修身立德正心,赓续千年文脉
4月26日上午,张铮在7号楼报告厅主讲第十一讲“新时代大学生修养的内涵与实践”专题讲座。他深刻阐释了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修养”的丰富内涵,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提升,更涵盖品德情操的陶冶、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讲座中,他引经据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为学、慎独、自省、改过、知耻”等修身智慧,系统性地提出了提升青年大学生修养的具体实践路径,为学员们描绘了清晰的成长进阶图谱。
洞悉时代变局,把舵职业新航
4月26日上午,章敬峰在7号楼报告厅主讲第十二讲“大学生就业形势政策”专题讲座。他结合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与国家发展战略,深刻阐述了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发展之基的重要性,引导学员们从更高站位认识就业问题,为学员们前瞻职业规划、把握政策红利提供了宝贵的“政策罗盘”和决策参考。
戈壁胡杨挺立,西部青春放歌
5月9日晚,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优秀校友代表邹昊男、王文静、王超在7号楼报告厅主讲第十三讲“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分享会”。他们以新疆戈壁的坚守、乡村振兴一线的突破,生动诠释“胡杨精神”,勉励青年们坚守初心、坚定信念、磨砺意志,积极投身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热血铸就丰碑,烛火点亮星河
5月21日晚,由抗美援朝老兵程树林,对越自卫反击战老英雄龙翔,党的二十大代表路丙辉,全国优秀辅导员李静在艺术中心主讲第十四讲“英模面对面”。抗美援朝老兵程树林以长津湖冰血荣光诉说忠诚;对越自卫反击战老英雄龙翔回忆了被载入史册的经典遭遇战;党的二十大代表路丙辉分享铸魂育人心得;全国优秀辅导员李静则以“强者不怨环境,唯以终身学习砺行”的箴言,点燃全场共鸣。
此次“青马工程”以多元视角构筑“理论+实践+榜样”三维培养体系,为青年骨干点亮信仰灯塔。学员们将在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指引下,以青春之我投身强国征程。今后,学校团委将持续完善培养机制,着力锻造德才兼备、堪当大任的青年先锋力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育人力量。
(供稿 汽车工程学院倪娅男 电子信息学院武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