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专业简介
新能源汽车技术微专业是面向国家“双碳”战略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需求,融合机械、电子、控制、能源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型微专业。本专业聚焦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与系统集成,涵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前沿方向,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精准聚焦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核心技术与智能控制,快速培养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构造、关键部件原理及实践操作技能,成为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和突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新能源汽车构造、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子控制等核心知识,具备新能源汽车拆装、检测及基础故障分析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毕业生能够在新能源汽车制造、服务、管理等领域,从事与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相关的生产装配、试验测试、运维管理等工作。毕业生应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骨干力量。
三、招生对象和条件
1. 招生对象和计划
主要面向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浓厚兴趣,全校理工科专业本科在校生开展本专业课程,拓宽专业视野,提升就业竞争力。
本专业计划招生人数50人以内。
2.报名条件
(1)对新能源汽车技术有浓厚兴趣;
(2)具备一定的数理基础和工程素养;
(3)主修专业学习成绩良好,学有余力。
四、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授课形式 | 考核方式 | 开课单位 |
新能源汽车构造 | 42 | 3 | 微专业 第一学期 | 讲授 | 考查 | 汽车工程学院 |
电动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 | 42 | 3 | 微专业 第二学期 | 讲授 | 考查 | 汽车工程学院 |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与控制技术 | 42 | 3 | 微专业 第二学期 | 讲授 | 考查 | 汽车工程学院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 | 42 | 3 | 微专业 第三学期 | 讲授 | 考查 | 汽车工程学院 |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 42 | 3 | 微专业 第三学期 | 讲授 | 考查 | 汽车工程学院 |
新能源汽车拆装实训 | 1周 | 1 | 微专业 第二学期 | 指导 | 考查 | 汽车工程学院 |
五、修读相关事项
1. 学时学分
总学分为16学分,总学时为240+1周。
2.结业要求
(1)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所有课程考核;
(2)累计获得不少于16个学分;
微专业课程学习成绩计入个人成绩单,达到微专业结业要求者,经学院审核、教务处审定后,由学校发放微专业修读证书。
3. 微专业课程成绩不影响学生主修专业课成绩评定、评奖评优、综合测评、毕业学位。
4. 微专业课程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可按照学校有关课程考核规定参加补考和重修。
5. 因故无法继续参加微专业学习者,需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微专业所在学院确认后可退出学习。
六、教学安排
(1)开课时间:计划于 2025年10月启动招生并开始授课。
(2)授课方式: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的方式。理论课程系统讲解专业知识;实训课程依托校内实验平台,通过项目式、操作式教学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
七、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由校院共同负责。
(1)学校主要负责微专业设置整体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审定、教学质量监控、结业资格审核、修读证书发放等;
(2)学院主要负责微专业设置论证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大纲编制、教学任务落实、课程考试、成绩统计录入和档案管理等。
八、报名、选拔方式
1. 报名方式:2025年10月23日前,加入QQ群(733972228,请备注年级+专业+姓名),后续将在群中发布填写材料链接。
2. 选拔方式:学院将根据学生报名情况进行面试,结合主修专业成绩、专业背景、综合表现等进行遴选,择优录取。
联系人:张老师
咨询电话:0553-577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