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响应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举办大学生诚信辩论赛暨诚信进校园活动的号召,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我校学生强化诚信意识,树立诚信理念,培养诚信品质,持续增强“诚信安徽”品牌影响力和感召力,经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举办大学生诚信辩论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活动围绕新时代校园诚信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开展辩论,进一步坚定新时代大学生“诚为立身之本,信乃道德之基”的信念,让校园诚实守信成为“诚信安徽”建设的重要载体。
二、组织形式
活动由芜湖学院学生工作处主办,人文教育学院承办,人文教育学院学生会负责具体组织工作。
三、组队及报名方式
每个学院代表队由领队1名、指导老师1名、4名参赛队员组成(可以增加4名替补队员)。参赛选手为我校在校注册的全日制本科生(含专升本学生)。
各学院代表队将报名表电子版(见附件1)发送至邮箱2183188925@qq.com,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23日中午。
四、赛事安排
本次活动分为初赛、半决赛和决赛。
(一)初赛(2025年9月24日 ):设置抽签序号1-8号,其中1-4号为正方,5-8号为反方,各学院领队于2025年9月23日完成抽签,初赛辩论顺序按照抽签序号的1-4号依次进行。初赛决出四强。
(二)半决赛(2025年9月28日):设置抽签序号1-4号,其中1-2号为正方,3-4号为反方。半决赛辩论顺序按照抽签序号1-2号依次进行。半决赛决出冠亚军。
(三)决赛(2025年9月28日):由半决赛中胜出的两支队伍分别抽签,1号为正方,2号为反方。决出冠军。
五、辩论赛规则
(一)辩论赛核心要素
1.辩题:辩论的中心议题,通常是一个有争议性的陈述句。
2.正反双方:
正方:支持辩题的一方。
反方:反对辩题的一方。
3.辩手:每方4人,分为一辩、二辩、三辩、四辩(结辩),各有分工。
4.评委:负责根据规则和标准评判胜负,并进行分析点评。
5.主持人:负责控制比赛流程,不参与辩论和评判。
(二)辩手角色与分工
一辩 破题立论:开篇陈词,阐述本方的基本立场、核心论点和逻辑框架。要求逻辑清晰,定义明确。
二辩 深化与驳斥:进一步阐述本方观点,并对对方一辩的立论进行针对性的驳斥。
三辩 攻辩与质询:通常通过“攻辩”环节,向对方特定辩手(通常是一、二、四辩)进行质询,攻击对方逻辑漏洞。
四辩 总结陈词:总结整场比赛,升华本方观点,指出对方的整体谬误,并进行价值升华。
(三)辩论赛流程
环节 | 顺序 | 时间 | 说明 |
1.开篇立论 | 正方一辩→反方一辩 | 各4分钟 | 双方首次系统阐述观点,奠定基础。 |
2.驳斥与对辩 | 反方二辩→正方二辩 | 各3分钟 | 双方二辩驳斥对方立论,并可进行短时间对辩。 |
3.攻辩/质询 | 正方三辩→反方三辩 | 各4分钟 | 三辩质询对方除三辩外的任意辩手。质询方控制问什么,被质询方只能回答,不能反问。 |
4.攻辩/自由辩论 | 正方先开始 | 各5分钟 | 双方交替发言,辩手无需起立,但需交替发言。一方时间用完即止。 |
5.总结陈词 | 反方四辩→正方四辩 | 各4分钟 | 总结全场,反驳对方,升华本方价值。反方先总结,因为正方先开始立论。 |
6.评委提问 | 评委向双方提问 | 2分钟 | 评委可就疑惑之处提问,辩手简要回答,也可不做评论。 |
六、奖项设定
(一)团体奖:活动设置冠军、亚军、优秀奖奖项,学校为获奖团队颁发荣誉证书,为冠军、亚军团队颁发精美奖品。
(二)个人奖:活动设置“最佳大学生辩手”“优秀大学生辩手”奖项,颁发荣誉证书。
(三)组织奖:表彰对象为活动组织工作表现突出的学院单位和学生团体,颁发荣誉证书。
七、活动地点
8号楼1楼报告厅
八、辩题设计
见附件2
九、评审与评分标准
(一)论证内容(40%)
论点的合理性:论点是否清晰、有说服力、有深度。
论据的充实度:是否使用了充分、可靠的数据、事例、权威资料来支撑论点。
逻辑的严密性:论证过程是否逻辑自洽,没有漏洞。
(二)辩论技巧(30%)
反驳与应变:能否及时有效地抓住并攻击对方的逻辑漏洞。
语言表达:语言是否流畅、准确、有感染力。
团队配合:分工是否明确,协作是否默契,论点是否一致。
(三)台风与仪态(15%)
仪态是否端庄大方,队伍服装是否统一。
尊重对手、评委和主席。
举止文明,不进行人身攻击。
(四)整体结构(15%)
整队的立论框架是否完整、稳固。
各个环节的衔接是否流畅。
十、注意事项
1.各学院需确保参赛队伍全程遵守辩论规则。
2.比赛全程存档,赛后通过公众号、官网进行宣传报道。
3.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学生工作处、人文教育学院
2025年9月18日